茶葉所在紅茶發(fā)酵品質智能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

茶葉所在紅茶發(fā)酵品質智能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

5閱讀 2024-09-03 07:25 權威

近日,茶葉所茶葉加工團隊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(中科院一區(qū)TOP,IF5=7.4)上發(fā)表了題為“Lightweight CNN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distillation for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black tea fermentation degree”的研究論文。

紅茶是世界上產量最多、消費量最大的茶類,發(fā)酵是紅茶品質風味形成的關鍵工序,當前國內外紅茶生產均依靠人工經驗“看茶制茶”,此已成為制約紅茶智能化加工的關鍵技術瓶頸。針對此問題,本研究團隊前期探索了近紅外光譜、嗅覺可視化、機器視覺和電特性傳感信息結合機器學習方法評估紅茶發(fā)酵品質及適度的可行性。

該工作的新穎性在于:采用機器視覺與深度學習融合技術,提出一種結合知識蒸餾的輕量化卷積神經網絡(CNN)的紅茶發(fā)酵品質適度信息智能檢測方法。首先,實驗對比了12種CNN經典模型,并選擇Shufflenet_v2_x1.0作為學生模型,Efficientnet_v2作為教師模型,用損失函數(shù)Focal Loss替換CrossEntropy Loss,最后在Distillation Loss ratio為0.6、0.7、0.8、0.9時,分別采用ST、MGD、SPKD及AT四種知識蒸餾方法對Shufflenet_v2_x1.0模型進行知識蒸餾。結果表明,Distillation Loss ratio為0.8,采用MGD方法蒸餾后的模型檢測性能最好,模型在不增加參數(shù)量與計算量的前提下,判別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,模型P、R、F1分別達到0.9208、0.9190、0.9192,實現(xiàn)了紅茶發(fā)酵品質適度的精確判別。為紅茶數(shù)字化、智能化加工技術實現(xiàn),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和技術手段。

茶葉所為第一完成單位和通訊單位,茶葉所董春旺研究員、博士后陳之威為論文的通訊作者,石河子大學聯(lián)培博士生丁澤中為論文第一作者,該研究得到山東省農業(yè)科學院333工程(333)、濟南市農業(yè)科技攻關項目(GG202415)和山東省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產業(yè)技術體系(SDAIT19)的資助。


來源:山東省農業(yè)科學院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

上一頁:第9屆中國(大連)國際茶產業(yè)博覽會·景洪展團

下一頁:普洱茶投資分析:毛茶價格跳水真相到底有多離譜

相關閱讀

昌寧紅茶簡介
430閱讀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